1、什么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?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》第一章总则第二条指出:本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。
2、什么是普通话?
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,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,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。这里的“普通”不是“普普通通”之意。而是“规范、标准”之意。
普通话是汉民族的共同语,是规范化的现代汉语。共同的语言和规范化的语言是不可分割的。没有一定的规范就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共同。普通话的规范指的是现代汉语在语音、语汇、语法各方面的标准。
3、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何在?
推广普通话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;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技术的不断革新,使推广普通话的紧迫性日益突出。
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,大力推广、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,有利于克服语言隔阂,促进社会交往,对社会主义经济、政治、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。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,维护国家统一,增进民族的凝聚力。
推广普及普通话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:第一,有利于在全国范围内克服语言隔阂,促进社会交往;第二,有利于促进各地区人员交流、商品流通和建立统一的市场;第三,有利于增进各民族、各地区之间的交流,发展各民族经济,促进民族团结,维护国家统一,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;第四,有利于普及文化教育,发展科学技术,提高公民文化素质;第五,有利于提高中文信息处理水平,提高工作效率,加快社会信息的建设,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。
4、推普周是什么时候?
经国务院批准,每年9月第三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。自1998年第一届推普周开始。
5、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有哪些?
分三级:一级甲等:(97分及其以上为一甲)、
一级乙等:乙等(92分及其以上但不足97分为一乙)
二级甲等:87分及其以上但不足92分为二甲)
二级乙等:(80分及其以上但不足87分为二乙)
三级甲等:(70分及其以上但不足80分为三甲)
三级乙等:(60分及其以上但不足70分三乙)
6、推广普通话的方针、政策是什么?
方针:“大力推行、积极普及、逐步提高。”政策:各民族语言平等共存。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的自由。
7、什么是规范汉字?
规范汉字对于现代汉语来说,包括经过整理简化的字和未整理简化的字两部分。经过整理简化的字是指经国务院或国家主管部门批准,以字表等形式正式颁布的现代汉字规范。未整理简化的字是指历史流传下来的,沿用至今,未经过整理简化或不需要整理简化的传承字,如人、山、川、日、水、火等字。
简化字以1986年10月由国务院批准重新发表的《简化字总表》中所收的简化字为准。
正体字以1955年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的《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》中选用的字为准。不过该表公布后又作了几次调整,一共恢复使用了28个被淘汰的异体字(参见“学习《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》应该注意哪些问题”一题)。
传承字是指历史上流传下来沿用至今,未加整理简化或不需要整理简化的字。
规范汉字的字形以1988年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《现代汉语通用字表》规定的新字形为准。
8、什么是汉字的标准化?
所谓汉字的标准化,是指在对现行汉字进行全面、系统、科学整理的基础上,做到现行汉字的“四定”,即定量、定形、定音和定序。
(1)定量:定量就是确定现代汉语常用、通用汉字的数量,即对现代汉语用字作一个全面、精确的统计,确定数量,并使之合法化。
<span style="fon